燃火尊者
從前,
罽賓國有位戒德高尚、神力自在的祇夜多尊者。
南天竺國有兩位比丘,因慕祇夜多尊者的盛名而前來求法請益。
二比丘到達尊者住處前的樹下,
見一形容枯槁的僧人,正在地窖前燃木取火。
二比丘即問:
「您認識祇夜多尊者嗎?」
僧人回答:
「認識。」
「請問在何處可見到尊者?」
「在這山上的第三個石窟中。」
兩名比丘立刻上山,
抵第三石窟時,
見到方才燃火的僧人已先到達此地,
二人不禁感到疑惑。
其中一比丘恍然大悟地說:
「具大威德神通力的尊者,必然能比我們早到啊!」
於是比丘便請示祇夜多尊者:
「尊者具有自在變化的神通力,何須自己燃火?」
尊者答言:
「我念念不忘過去沉淪生死苦海的痛苦,如果自己的頭、手和腳都能用來燃火,我也願意以此供養眾僧,更何況只是燃薪燒柴之事。」
二比丘接著又問:
「尊者所言過去的生死之苦,意指為何?請為我們開示。」
尊者說道:
「過去生我曾五百世墮入畜生道,生而為狗,常處於饑渴交迫的困厄環境,只有兩次機會曾經吃飽過。一次是有人酒醉吐了滿地,我吃了那穢吐物而得安飽。另一次則是在一對夫婦的家裡,當時丈夫到田裡工作,妻子在家作飯,趁著妻子暫時外出的因緣,我即時跑進去偷吃他們的食物。由於盛食物的容器口很小,起初我能夠將頭伸進去吃,後來就伸不出來。雖然飽餐一頓,但是卻付出了代價──正巧丈夫從田裡回來,一氣之下就把我的頭砍斷了!」
二比丘聽了尊者的開示,
當下起了厭離生死輪迴的心,證得須陀洹果。
改寫自《雜寶藏經》
省思:
生命的價值操之在己!
為了追求財、色、名、食、睡而奮不顧身?
或是從心靈上不斷提昇,甚至脫離生死輪迴之苦?
煮黑石蜜
從前有一位名叫阿財的人,
擅長煮黑石蜜。
有一天,
家裡來了一位富貴顯達的客人,
為了討好富人,
阿財急忙地進到廚房,升起爐火,
把蜜糖倒進鍋子裡加入一些水,
煮了起來。
高興的阿財,
準備以上好的石蜜汁招待富人。
過了一會兒,
蜜汁煮好了,
但滾燙的蜜汁,一時之間卻難以冷卻,
阿財急中生智拿來一把扇子,
對著鍋子用力地的搧,搧、搧、……
爐下的火也隨著愈燒愈旺,
一鍋子的蜜汁,更是熱得不斷地冒泡。
但是額頭不時冒出豆大汗珠的阿財,
還是使勁的搧,
一心只想讓蜜汁快點冷卻。
旁人看了,不禁捧腹大笑地說:
「愚癡的阿財!鍋子下面的爐火燒得紅冬冬的,你再怎麼搧也搧不冷啊!」
改寫自《百喻經》
省思:
煩惱來時,人們總想藉著世間的五欲之樂,來息滅煩惱;然而,就如同故事中以扇搧爐火一般,五欲之樂唯有增加心當中的惱熱, 有如火上加油,並無法真正的息滅煩惱!
第三層樓
從前,有一個人名叫阿三,
非常富有、可說是家財萬貫,但卻愚痴無比。
有一天,阿三到朋友家做客,
看到朋友巍峨的三層樓房,富麗堂皇,非常羨慕,
心想:
「我的財富也不輸他,我也要蓋一棟相同的房子。」
第二天一大早,
阿三就差人找來木匠,準備開始蓋樓房,
這位木匠正是替他朋友建造三層樓房的人。
阿三滿心歡喜,將心目中的樓房描述給木匠聽,
木匠聽完說:
「沒問題,您儘管放心。保證給您一棟不同凡響的三層樓房。」
木匠果然沒有食言,
隔天立刻就帶了工人開始敲敲打打、叮叮咚咚,
阿三看了,興奮地期待著。
建造樓房,第一步就是要先打地基,
這位經驗十足的木匠當然也不例外。
他首先挖地、整地、作地基……
非常賣力的工作著。
但是在一旁監工的阿三看了,心裡可急了,
不斷地嘀咕著:
「這種蓋法,什麼時候才能完成他的『三層樓』呢?」
於是阿三急忙對木匠說:
「不對,不對,我只要三層樓,你在做什麼?」
木匠回答:
「對啊!我就是遵照您的要求,正在努力的完成三層樓啊!」
阿三說:
「可是,我不需要下面的兩層樓,你只要蓋第三層樓就可以了。」
木匠回答:
「這是不可能的事情。我從來沒蓋過一棟樓房,是不需要打地基、不從第一層樓開始蓋的。」
阿三仍然堅持說:
「不!我不需要下面的兩層樓,你只要蓋第三層樓就可以了。」
可憐的木匠,楞在那兒,真不曉得應該如何是好。
改寫自《百喻經》
省思:
「登高必自卑,行遠必自邇」,做任何事情都必須按部就班,從基礎打起,才能成就,沒有一步登天的。如同世上有些人只想成為大科學家、大企業家,卻不願意腳踏實地的求學、工作,可能嗎?